华阴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作者失误水浒好汉首个开场,竟然是完美形象 [复制链接]

1#

01最会抱大腿的无赖,最不该的相遇:地痞和皇帝

《水浒传》第二回主要写三件事情:高俅发迹、王进出走、史进出场。高俅作为水浒前期第一个主要反派人物,虽然是地痞无赖,但运气好的不要不要的,靠着自己会玩球,轮换抱着大腿,一路开挂,最后竟然抱到了端王的大腿,端王可是全国最粗的腿,因为很快端王就成了大宋的皇帝,于是最不该的相遇却相见恨晚,主贵奴荣,高俅这个泼皮一下子混成了殿帅府太尉,握住了*队实权。这下可苦了《水浒传》中第一个出场的好汉,八十万禁*教头王进,注意这位禁*教头可是和后面的教头林冲一个级别的。

有观点认为:按理来说,《水浒传》是写梁山好汉的故事,理应先写梁山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史进,作者却浓墨绕了一大圈先写高俅,再写王进,最后才引到史大郎这里,这是作者布局的失误。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且听我给你一一道来。

作者先写高俅、王进,非但不是失误,而且十分巧妙。看过小说《水浒传》的都知道,水浒中的主要人物,尤其是很多天罡星人物,是从个人事件向群体事件交叉去写,逐步完成“梁山聚义”的。这些个人事件走向落草的原因不同,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会腐败、恶人当道、被逼无奈。像高俅这样的不务正业、欺弱斗狠,竟如此好运一路得势,其实就是善良人的厄运,先给社会环境、尤其是*府环境铺出来,侧面勾起后面“梁山聚义”的成因;另外,高俅、王进二人和水浒前三个主要人物史大郎、鲁达、林冲都或多或少有关系,这正是巧妙布局的好写法。

02谁说不归梁山的人就不重要?王教头的作用超出你的想象!

你可能还有疑问,先写高俅就算了,王进作为一条武功高强的好汉,比大部分梁山好汉都优秀,如此优秀且是第一个出场的好汉却不能入梁山,浪费那么多笔墨,不是显得主次不分吗?下面咱们就重点聊聊王进的作用。

不卖关子,王进主要起三个作用:桥梁作用、牵引作用、对比作用。

先说桥梁作用,从高俅过渡到梁山人物,需要用王进做桥梁,才显得自然真切。高俅得势后,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天上任当天点花名,就抓住了第一把火,锁定的目标就是王进。王进生病请假没上班,高俅把王进抓来问罪,二人一见面,王进便知大祸临头,原来这位新上司曾被自己的父亲揍过一顿,在床上躺三四个月,那还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吗,于是设计骗过众人,连夜携带老母逃走。母子二人路遇史家庄,便引出了梁山第一位出场的好汉九纹龙史进,并成为了史进的师傅,传授了史进不少实战本领,也成为日后史进在梁山混的资本。

再说牵引作用。王进逃亡延安府,不但牵引出了史进,连鲁达也算是王进牵引出来的。史进大闹史家庄后,被官府通缉,被迫夜走华阴,准备去延安府投往师傅王进,谁知路不熟,到渭州时误以为到了延安府,与鲁达相遇,又引出了鲁达的故事。史进找王进,遇鲁达,故此也算是王进牵引出鲁达。

对比作用,这点很重要。对比什么,就是王进和林冲对比。这两位好汉相似度极高,第一,都是在京城混,都是八十万禁*教头;第二,都有一位至亲相依为命,王进有老母,林冲有娇妻;第三,都是被高俅陷害。

你可能想问,相似不是很正常吗?这有什么可比的!但作者安排王进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和林冲对比,且王进的故事中还有伏笔。前面说过王进设计逃走,设的什么计策,就是谎称去岳庙里烧香,趁机逃了;林冲倒霉运的开端是什么,也是在岳庙,娇妻被高俅的干儿子调戏,这是巧合吗,不是,这是有意提醒读者,对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