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什么好偏方 http://m.39.net/pf/a_4699279.html华山蒲公英、华西甜柿子、岳庙绿壳蛋、罗敷香椿、孟塬香菊、太华粉条......
“村村(贫困村)有主导产业、户户(贫困户)有增收产品,人人(贫困劳动力)有岗位、人人能就业、人人有收入”。自脱贫攻坚以来,华阴市科学谋划、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坚持依靠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实施稳岗就业保障群众收入,为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华阴市4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户人精准脱贫,减贫任务全面完成。、两年先后荣获省脱贫攻坚年终成效考核非贫困县优秀等次、较好等次,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华阴市科学谋划,通过实践调研,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了产业布局、提高了产业质量,增强了产业效率。”华阴市委副书记武俊兴告诉记者。几年来,华阴市先后实施带贫益贫项目个,累计发展日光温室座、设施大棚棚、葡萄1.1万亩、甜柿子1万余亩,建成百亩以上集中连片优质水果基地10个、规模以上设施基地15个。特色各异、亮点纷呈的特色产业发展前景喜人,一个以大带小、大小互促的产业扶贫新格局已然成型,带贫益贫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该市先后建成社区工厂6个,就业扶贫基地7个,开发公益岗位个,技能培训人次,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30场次,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1.5万人次,通过就业创业,群众收入得到了有效保障。
11月17日,记者跟随渭南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动乡村振兴”主题采访团一行来到华阴市罗敷镇桥营村,实地探访了该村依靠村集体产业发展引领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圆梦小康的发展历程,亲身感受了脱贫攻坚前后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变。
“我们鲲鹏种植合作社大棚主要以种植水果西红柿、南瓜等多个瓜果蔬菜品种为主,一年四季基本都有产品,销路不错,收入也很可观。”正在桥营村鲲鹏种植合作社温室大棚内干活的该村3组农户叶喜莲一边干着活,一边和记者聊了起来。据她介绍,她自己家里的地流转给了合作社,参与土地入股分红,自己在合作社大棚里务工干活,基本就是干一些栽苗子,打芽子,浇水施肥的活,每天能收入70元,一个月能收入元左右,也能照顾家,自己感觉很满足。
据了解,罗敷镇桥营村是由原桥营、山峰、连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共有7个村民小组,户人,耕地面积亩。自脱贫攻坚以来,桥营村按照*委领航、支部领路、*员领头的“三领”;帮定规划、帮抓项目、帮解困难的“三帮”;创新增收模式、创新分配方式、创新振兴路径的“三创”模式,充分发挥镇村两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员的先锋模范用,大力加强“四支队伍”的帮扶作用。在经过摸底、调研、研究后,进一步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认识,形成了*建引领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在村“两委”的倡导和支持下,围绕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引领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总体思路,村上先后成立了桥营村鲲鹏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桥营肉羊养殖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达到了全村42户贫困户全覆盖。
在逐户了解村情的情况下,村上逐户制定了脱贫措施,按照短中长三线产业相结合的扶贫思路,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户分类发展产业,确保短期收益、中期巩固、长期稳定增收的目的。同时,组织带领村干部赴外考察学习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征询专家意见,确定了下一步发展的趋势。其创新实施的“*建+合作社”、“*建+贫困户”、“*建+美丽乡村”发展模式,有效提高了农村*建工作的针对性、互动性、实效性。
据桥营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马驰介绍,村合作社探索实行了发展股、贫困股、扶志股、土地股、公益股“五股”分配的新模式,既保证了村集体经济正常运转、扩大生产及风险防控所需的资金问题,又全面保障了贫困户每年每户分红不低于元的受益标准,同时激发了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并确保了土地流转户的最低收益达到每亩每年元,另享分红利益的原则,也有效解决了村内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村民集体福利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目前,合作社带动当地贫困户务工达到30人,每人每年收入1.5万元到3万元不等,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已从年的1.1万元增至年的1.48万元,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实现稳定脱贫。
现在的桥营村,村道已经全面硬化、亮化,村庄也已实现了绿化、美化,监控网络实现全覆盖,天然气管网实施入户,全村污水排放得到改造,建成村级文化广场两个,彩绘文化墙余平米,人居环境逐步改善,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新桥营正在阔步前行。
作者:赵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