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秦都咸阳渭南城区的宫殿区及城邑考究 [复制链接]

1#

渭南宫殿区

秦都咸阳渭南城区有很多宫殿,诸如章台、兴乐宫、甘泉宫、极庙、阿房宫等。据文献记载可以略知,渭南宫殿区的各个宫殿既成群分布,又自成一体,有些还包括不少附属建筑。阿房宫是渭南宫殿区中的一处大型宫殿建筑,至秦灭亡时只建好前殿。根据钻探和试掘资料得知,原前殿基址东西米,南北米,现存最大高度12米。前殿的东西两侧当有夯土墙,但已被现代村庄覆盖或破坏,推测这两道墙垣可能是记载中的“阿墙”东墙和西墙,连同考古已经发现的前殿基址北墙,恰为《长安志》中所记载的“阿城”三面之城墙。

关于阿房宫前殿东北米处的“磁石门”遗址,即阙门有磁石垒造,有隐甲怀刀入门者可立即发现,其记载见于《三辅*图》、《水经注》,但经考古发现则是战国中晚期的高台建筑遗址,且根据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已发现的兵器来看,铁镞不及铜镞的十万分之一,短兵器中的铁器仅是铜兵器的0.25%,所以刘庆柱先生认为它的修建在当时显然“无的放矢”了。今传阿房宫前殿遗址西南米处有“烽火台”,经过考古发掘是一座战国中晚期的高台建筑遗址,使用期延续到西汉。遗址中发现有回廊、柱础石等,且形制与烽火台完全不同。

望夷宫

望夷宫是离咸阳北部不远的一处*事色彩较为浓厚的宫殿。遗址现存地貌是东略高于西的缓坡地带,从裸露的砾层判断,该遗址范围东西余米,南北余米,总面积为30余万平方米。从*事角度看,显然处在一处制高点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且又在交通要道,是进入直道的必经之处,对于咸阳城区北部防御*事价值较高。

望夷宫现存基址东、西、北三面整齐。南面呈不规则的东西向长方形,南北存宽34米,东西总长98米,夯层厚6—8厘米,夯基深1.1(周边)一3.2(中心)米。遗址东西两侧有回廊,东、西、南三面有很多的建筑倒塌堆积物遗存,遗址上面的堆积可分为3层:第1层为耕土厚0.13—0.2米。第2层为汉代扰乱层,深0.2—0.84米,层厚0.64米,土色*褐,土质紧密,内含少量秦汉残瓦、素面铺地方砖和红烧土块等遗物。第3层为宫殿建筑倒塌堆积层,深0.84—2.2米,层厚1.36米,内含大量菱形方格纹铺地方砖残块、素面、秦瓦残片,少量墙皮和木炭灰、红烧土块和夹砂灰陶片等。此层以下为宫殿建筑遗址。

望夷宫应该不是单一的居住地点,从地理位置上看,*事需求浓厚,在当时应该建有一定的*事防御设施,甚至还可以驻扎*队、囤积*需。何清谷先生认为,它是当时咸阳北境的哨所。望夷宫遗址南距咸阳宫一号建筑遗址仅约8公里,两者南北遥遥相望,可见它的*事价值当在于北部遇到险情,及时传送警报,以利于咸阳城区及时做好安排。秦末,中丞相赵高怕胡亥怪罪自己隐瞒*情,设计将胡亥谋杀于此。

都城周围的城邑、关隘

“城”,在汉语中的释义比较复杂。《说文解字》所云:“以盛民也。从土从成,成亦声。”清段玉裁注:“言盛者,如黍稷之在器中也”。从考古范畴上来说,城的主要标志是围墙,无论是土城、石城或砖城,都离不开围墙。没有围墙的城市是存在的,没有围墙的城却未曾有过。关于城的作用,上古文献已经说的很清楚,《左传襄公七年》云,“民保于城,城保于德。”《谷梁传隐公七年》云,“城为保民为之也”;《墨子七患》云,“城者,所以自守也”。可以“城”与防御有着密切的关系。

徐龙国认为:“城与邑是两种不同的聚落形态,邑的历史更加久远,城市从邑发展起来的,自从城产生以后,城与邑同时存在。夏、商、西周时期,城少邑多,邑是基本的聚落单位,分成不同的等级,绝大多数没有围墙。至春秋战国初期,随着越来越多的邑筑起城墙,城与邑的区别变得模糊起来,到了城邑不分、城邑并存的程度。秦汉时期,很多郡县城是从原来的城邑演化而来的,并保留了一些上古时期邑的原始形态。”从城邑沿革来看,折射出上古社会地缘*治逐渐强化,血缘*治越来越弱的趋势,中国由多国并存的局面逐渐走向统一。

秦代,内史置县数量较多%根据考古发现且结合史料记载,这些城邑很多是有城墙等防御设施的存在,而且相当部分当承袭东周时期。虽然大一统王朝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内史置县由春秋战国时以防御功能为主,逐渐向以社会管理职能转变,但是从*事防御角度来看,一些扼守交通要冲或地处战略要地的城邑对咸阳城区*事防御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们能够在战争时发挥一定的御敌作用,是都城周边、外围防御的重要*事设施。

此外,在咸阳防御体系的范围内,有很多因高山峻岭、河流交汇而自然形成的关隘,经过人工改造可以作为用于防范敌人进攻咸阳的门户,*事意义重大。

都城周围的城邑

(一)株阳

株阳是秦之旧都,在咸阳东北方。秦人在株阳立都有34年,表明其*事地位之重要。株阳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街道办事处,东面不远就是战国时秦国与魏国对抗的*事重镇重泉。在对外交通上,株阳“北却戎翟,东通三晋”,对咸阳防御的屏藩作用不可忽视。株阳以东是沮水,是守护其城的重要自然屏障。

株阳故城地表平坦,河渠纵横,地表已无踪迹可寻,遗物也不多,文化遗物、遗迹一般在地表以下1.5—2米。年—年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勘探和试掘。已探明西墙、南墙及3处城门址(南门一,西门二),城内道路13条及秦汉建筑遗址、居址、手工业作坊15处。东墙和北墙尚未探出,可能已被河流冲毁。此次的调查者认为,株阳故城大致为长方形,东西约2米,南北约1米。

据发掘得知,南墙残长米,残宽6米,墙夯筑,夯层不清楚,质地松软,墙基筑于扰土之上;西墙残长米,墙南宽北窄,宽8—16米,与南墙基本类似。1号西门址1个门道,东西长13米,南北宽6.7米,门道附近砖瓦残块和红烧土块堆积比较多。2号西门址也是1个门道,东西长11米,南北宽7.3米,门址堆积情况同1号。2号西门址外砖瓦堆积甚多,似有居址。南门址门道1个,宽5.5米,长13米,门址的西边有一残高0.35米、东西4米、南北13米的夯土墩。

在城内发现的13条道路中,6条是秦汉两代,一直使用,另7条仅为汉代使用。从道路的走向来看,南城墙应该有2座城门。大型建筑遗址在故城中部,其中8处为秦汉时期的遗址,3处是汉代遗址,1处属秦汉居住和手工业作坊遗址,另一处是汉代居住和手工业作坊遗址,还有1处为秦汉手工业作坊遗址。

年又重启秦汉株阳城考古工作,并将—发现的城址编号为“一号古城”。复探初步确定,城址南北约为米,东墙未发现,局部发现部分北墙遗迹,据现有资料,城址东西至少约米。这比年对城址规模的调查数据更为准确。

在寻找北墙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二号古城”。出土的五铢钱可以确定它的上限不早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年),废弃约王莽时期。

在勘探二号古城西墙过程中,又发现了“三号古城”在对夯土遗迹进行试掘,发现了地层及遗迹中出土有花纹转、葵纹瓦当、云纹瓦当、动物纹瓦当等。从相关发现来看,三号古城应该为战国秦株阳城所在,也应该是汉初株阳城所在。

年的考古发掘工作,颠覆了人们对株阳城的以往认知。《史记秦本纪》载献公“二年,城株阳”。勘探与试掘资料表明,“三号古城”就是战国秦株阳,也是商鞅变法的发生地。在“三号古城”发现的半地下建筑、浴室、壁炉等等设施,空心砖踏步、巨型筒瓦、瓦当等等遗物也表明此城址的规格较高。从城址延续到西汉前期来判断亦当为项羽分封的塞王司马欣之都。《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仓律》中载有:“入禾仓,万石一积而比黎之为户。……栋阳二万石一积,咸阳十万石一积……”,说明秦株阳有大型仓储的存在,这对于当时秦大*出征,保证粮草供需,有着积极的意义。刘邦曾以株阳为都,并让“太子守株阳,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株阳以为卫”,此之说明株阳具备一定的防御优势,反映出*事地位的重要。

(二)夏阳

夏阳,咸阳东北方,故城曰少梁,秦获之更名。夏阳城遗址在韩城市南二十公里处,大体在瓦头村之西、吕庄村之北、堡安村之东一带。比水流其东,芝水绕其南,尸乡沟环其西,嵬山依其北,再东面即*河,有夏阳渡口,有着较高的战略交通价值。

考古发现,夏阳故城依塬而建,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约1.75公里,南北约1.5公里左右。城墙的东墙、南墙和西墙的一部分保存尚好。城墙在建造前对地面略加整修过,但未挖基槽。墙基现存残宽6—14米,顶宽1—5米,保存残高0.5—2.2米。夯层厚7—9厘米,大多是8厘米,圆夯窝,夯窝直径4厘米、深1—1.5厘米,用纯*土夯筑而成,夯打坚实,至今夯层仍清晰可见。

关于城门,目前仅在瓦头新村东边发现东城墙北端的城门缺口,城门缺口有两处。南边一个门洞南北宽25米;北边一个门洞南北28米,东西残宽4.5、残高2.4米,门洞底部有路土面,门缺口周围发现大量的板瓦、筒瓦残片,瓦片上的纹饰有粗绳纹和细绳纹,瓦内有布纹和麻点纹,大多数瓦质地密实坚硬,色呈青灰色。

城内发现很多建筑基址遗迹,这些遗迹的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故城内的北部和东北部,显示出这两处在当时是人口密集的区域。由于平整土地和修筑梯田及水土流失使得大多数夯土基址被切割和暴露在断崖上,考古工作者依据暴露出的情况加以进一步的勘探,共发现夯土基址十处。城内还发现砖瓦窑遗迹一座,仅存窑室后半部分,位于堡安村东村口处。窑室残高2米、东西宽3.15米,窑窒后壁墙下东西两角处建有烟道,宽0.3米、高0.25米。后壁之外有烟室和烟囱。室内存有秦汉时的板、筒瓦残片。

冶铁遗址位于故城东北部塬下的芝川乡芝西村北侧,遗址南北长米、东西宽米,总面积约为平方米。发现大量的炉渣、陶范堆积和板瓦、筒瓦及瓦当砖块等建筑用材及生活用器。发现的陶范大多是生产工具,有双毕范、双凿范、单毕范、铲范、镰范等。在今司马迁中学东侧,有一条路土和夯土建筑基址的遗迹,柱础石等,周围分布着大量的绳纹板瓦、筒瓦,瓦的内面多饰麻点纹。另外还有陶盆、陶罐等遗物。

关于故城的年代,城内出土的建筑材料有云纹瓦当和粗、细绳纹的板瓦、筒瓦,瓦内饰有麻点纹。夯土城墙和城内夯土建筑基址夯层厚8厘米左右,圆夯窝,直径4厘米左右。所有这些均是战国秦汉时期的特点,故定其为战国秦汉时的故城遗址。《史记秦本纪》中张守节《正义》云:“夏阳城在韩城县南二十里”。今韩城市南二十里就是今芝川镇的瓦头村一带。《水经注河水四》:“陶水又东南这高门南,又东南迳华池南(注云:池方三百六十步,在夏阳城西北四里许,今高门东去华池三里),又东南迳夏阳故城南”。陶水即今古城南面的芝水,高门、华池二村名今仍然存在,由今华池、高门向南至芝水北岸边的塬头仅发现此一座故城遗址,且城与村相去里数接近,时代相吻合,所以考古工作者认为此为秦汉夏阳县故城。

夏阳在当时无论是对魏国还是秦国都非常重要,魏国占领此处可随时向秦国发动进攻,进而威胁咸阳,秦国占领此处,可以减缓*事压力。周威列王七年(前年),魏国向秦国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前夕,就是在此处修城备战,以此为前哨来攻略河西之地。秦国为争夺少梁,在此也多与魏国在此开战,见之夏阳*事地位的重要。直到秦惠文王十年(前年),秦“更名少梁曰夏阳”,这才算是正式控制了少梁。秦国解除了少梁对咸阳的*事压力,还将其作为攻魏的桥头堡。

(三)宁秦

宁秦,咸阳正东方,故址在今陕西华阴市岳镇东,旧称阴晋,其地向西可直达咸阳,向东则可出函谷关,战略交通价值显著。年调查时发现,经过两个月的考古勘探,基本搞清了城墙范围:

该古城的城墙均为夯土版筑,城墙夯土皆*褐色,质细纯、坚硬,夯打的非常结实。经分析,城墙的建筑方法为夯块建筑法。每个方块的大小不等,有的长到2米,宽0.8米;有的长1米,0.6米宽。夯土的平面不平整,从剖面上看,有清楚的边。夯层非常明显,每层薄厚不等,最薄处7,最厚处12,一般在8—9厘米。夯窝较小,直径3—4厘米。城墙均未发现夹棍眼,可知墙基是建筑在生土上面,是先平好地基然后打墙,墙基是平的,未发现夯土槽的痕迹。

该故城以西墙和北墙保存较好,仍然连续不断,东墙和南墙在地表上已探寻不到踪迹。钻探得知,东墙被一条沟所破坏,只找到很少的痕迹;南墙只发现了拐角,没有找到多少痕迹。故城平面略呈椭圆形,城南北长,东西窄,西墙米,北墙残长米。城墙上窄下宽,上部已经倒塌,无法测之宽度,下部宽度为7.4米左右,城墙残存地方最高者3.4米,在城门洞处城墙加宽5.6米。城门在西墙北段,据推测可能是偏门,只有一个门道,城门洞平面呈长方形,外宽4.8米,内宽4.55米左右,门洞长7.4米,残高3.4米。根据城内出土的遗物,判定建于战国初年。

阴晋属魏时,在秦魏交界之处,且离魏长城不远,在当时战争频繁的情形下,当是一座*事城堡。《史记六国年表》:“惠王六年,魏以阴晋为和,命曰宁秦”;《水经注渭水注》:“渭水迳县故城北,春秋之阴晋也。秦惠王五年(前年),改曰宁秦”。

(四)商邑

商邑遗址位于今陕西省丹凤县以西约2公里处的西河乡古城村。遗址出土的秦封泥中有“商丞之印”《张家山汉简二年秩律》:"商,……秩各六百石,有丞尉者半之。”说明此处是商鞅封地准确无疑。

考古发现,商邑城址在丹江北岸的二级台地上,城址南北长米,东西宽米。遗址的东侧有一南北走向的山梁,山梁顶端有城墙遗迹。在20世纪中叶还断续残留,现在只有最北端尚有残留,高约1米左右,宽度不详。当时考古工作者在遗址中紧急发掘了两处。其中第二处发掘地点在城墙中段。现存城墙基宽8米,深约1米,基槽内有五花土,夯层清晰可辨,夯窝似鸡蛋大小,底面平整,应为束棍夯筑而成。据上面堆积物推测,此段城墙修建年代不晚于战国晚期,很有可能修筑于秦孝公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城墙的中部和南北两段均发现大量瓦砾,在当年可能设置有箭楼设施。考古发现,遗址的南、北、西三面没有城墙,可能是依托自然地形达到*事防御的目的。

(五)雍城

雍城是秦都咸阳*事防御体系外围西部最重要的城邑,是秦王国时期的都城,被誉为秦人的圣都,故址在今宝鸡市凤翔县。雍城周边河流众多,发源于雍山的山涧河流都在此处汇聚,自然防御条件上佳。虽然雍城对秦帝国而言在礼制方面更甚一些,但它在西面保卫咸阳所发挥的作用不能忽视。

秦定都雍城之初,对雍城威胁比较大的势力就是活动在附近的游牧民族——西戎,为防范戎人进攻,初期的雍城依托周边丰沛的河流“城堑河濒”,形成“以水御敌,据水为安”的*事防御布局,这除了当地自然环境所构造的客观条件优势外,秦人沿袭了自商周以来以自然环境为防御体系的传统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到了秦穆公时,雍城的规模日益扩大,由最初的3平方公里左右发展至于7平方公里的城区规模。当时的雍城布局利用自然河道与开挖的人工壕沟,形成较为规整的“回”字形,内壕堑的主要作用是君主防范国人造反和*敌发动叛乱,外壕堑则是为了保卫平民安全。秦悼公时,雍城才开始大规模修筑城墙,在瓦窑头一带的层位关系及墙体夯层内发现秦雍城晚期陶片,以此可推断《史记秦本纪》所载:“悼公享国十五年。葬僖公西。城雍”这一历史事实的可靠性。至此,雍城已发展成为一座功能齐备、规模达11平方公里的大都市。

考古发现雍城城垣所合围的不规则梯形,东西长约3米(以西垣计算),南北长约米(以南垣计算),部分地段因自然地势蜿蜒而修筑,合围面积约10.56万平方米。其中,西城垣保存较好,长米,宽4.3—15米,残高1.65—2.05米。东城垣紧依纸坊河,破坏严重,目前发现三段,长米,残宽8.25米,残高3.75米。北城垣大部分北县城所压,所发现的两处地段共长米,残宽2.75—4.5米,残高1—1.85米。这两段城墙之间有秦“穆公坟”遗址,其结构系夯筑,为正方体的内收多级台阶,已知四面底座长38米,它可能是北城垣之上墙垛结构,或者为城墙附近高台建筑。

此外,秦人还在西墙外侧开掘了人工城壕作为防御设施的一部分,以强化西城垣防御。经解刨性勘探,发现城墙墙体临近地面处的厚度为8—14米不等,夯层厚8—12厘米;经解刨性发掘,当时修筑城墙时从较深的基槽开始夯筑,地面以上分里外两层版筑,土源分别取之于城内和城外开挖的护城壕。此外,考古发现雍城城内铜、铁作坊甚多,可以满足秦*队兵器的需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