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00年前的二月二,陕西人怎么过 [复制链接]

1#
过去的中国,北方人过年有许多禁忌,正月里不剪头就是其中之一。为什么不剪头发?为什么“二月二”要吃棋子豆,“二月二龙抬头”龙怎么抬头?年前,关中人“二月二”还有哪些老传统?现在的人大多说不清,不过我们也可以说说看。首先要说的是,二月二是龙王的生日,具体有哪些依据不知,总的来说老辈人就是这么传下来的。既然龙王休眠了一个冬天,而今再次振作——像蛇一样冬眠,惊蛰苏醒。对于靠天吃饭的农耕民族来说,当然这一天就是狂欢节,猫冬的民众也要打起精神来,闹腾闹腾,迎接新的一年。一、龙怎么抬头在古代,我国天文学家根据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把天空划分为28天宿,即黄道带,以此来表示日月五星的运行和位置。28天宿可分为4个大区(4象),东方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其中‘角宿’就是龙角。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了龙角星,所以称为龙抬头。民间传说这一天龙神会从睡眠中醒来,于是人们在那时就会焚香祷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72图片来源:网络“二月二”,一般正当阳历三月中,处于“惊蛰”前后。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草木开始发牙。“春雷响,百草兴。”大自然初现生机盎然。在唐以前这天没有多少活动,唐以后始有“挑菜”、“迎富”、“踏青”等活动,时称“挑菜节”、“迎富日”。宋末元初,在北方才和“惊蛰”联系起来,逐渐演变成为以驱虫害和祈丰收为主旨的传统节日。明、清以后,关中风俗更加丰富,包括“棋子豆”、“爆米花”、“打围墙”、“围仓囤”、“引钱龙”等。二、这些祈福民俗,你知道吗打围墙实际上就是过去中国农村的民间卫生防疫措施。用草木灰撒在屋子里的周围,谓之“打围墙”。意为消毒,防止虫蛇叮咬。据说蜈蚣、蛇等都害怕草木灰,看见黑线一类的东西都会躲开,不敢压它——印第安人野外睡觉都会在帐篷外拉一圈绳子,功能大概相同。做法是大清早,端一簸箕草木灰,用擀杖敲门,围绕屋子周围撒一圈,边撒边说:“二月二,灰簸箕,虫虫蚂蚁飞过去。”据说这样做,可以避躲蛇蝎毒虫不进屋。也有人以炉灰围宅舍,以避邪、虫入户。围仓囤72图片来源:网络为祈求来年丰收,用草木灰在院子里撒成若干仓囤状的图案,名为“围仓囤”。此俗在唐宋时代就有,陆游诗云:“处处遥闻打囤声。”早晨,当家主人用簸箕盛草木灰,用木棒轻敲,使灰徐徐落下,边走边围,围成一个仓形或囤形,中间放少许五谷杂粮。有的地方还在灰仓囤外沿,用灰撒成梯子,意为仓囤高蓄粮满,五谷丰登。所谓“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有的地方还在“仓囤”的中间,挖个小坑,把五谷、粮食放在坑内,再在坑上盖一块瓦片。几天后看什么种子先扭嘴发芽,就说明今年什么丰收。引钱龙关中有“梦见水、定发财”的说法。清早主人用簸箕盛草木灰,从水井旁,一路撒灰,拉出一条龙,一直到水缸旁边,称“引钱龙”,意为龙能给人们带来财运。敬龙王俗话说,龙能治水。二月二后龙抬头,开始上天行云布雨。北方广大农村,普遍进入春耕气节。所以敬奉龙王,也是巴结神仙祈福之意。72图片来源:网络村上有龙王庙的,二月二这天,各家各户,或集体去烧香,顶拜。有井的人家,都要在自己井桩前设神堂,烧香,献供品;家有石磨、石碾的,两旁要贴红纸,摆香案,献供品,烧香。据说,“磨是白虎”,“碾是青龙”,青龙白虎决定碾坊与磨坊的兴衰。三、这一天,关中人吃什么棋子豆(蹄趾蛋)二月二这天,广大农村都有炒棋子豆(蹄趾蛋)、炒包谷豆、炒黄豆的传统。棋子豆用面油和成,切成条条,再切成小块,像牲口的蹄趾,一般都叫“棋子豆”——“蹄趾蛋”或许更符合农耕民族对六畜兴旺的祈福心理。72图片来源:网络这些既是节日祭品,也是时令食品。过去二月二,一大早全村家家爆米花、炒包谷豆、棋子豆,焦香味道四处弥漫。有的还留下一些,捎给至亲,如女婿、外孙、在外地的家人,表示祈福、祝贺。咬虫“咬虫”也叫“咬蝎子”、“吃蝎子尾巴”。华阴一带,每年二月二,要把供神的献糕——像蝎子、蝎子尾巴的花馍,切成碎块,在锅中烘干,让娃吃。意为神灵保佑毒虫不咬,一年可以免遭蝎蛰。72图片来源:网络“龙鳞饼”、“龙须面”二月二当天还有烙“龙鳞饼”(用麦粉做制成类似龙鳞的饼子)、吃“龙须面”(用麦粉擀制又细又长的面)的风俗。俗话说,吃了“龙鳞饼”,全年不受冻;吃了“龙须面”,全年身强健。陕北农村,还有把上年腊月留下来的猪头,洗净煮熟,在这天吃,以表示庆贺“龙”的来临。“啖蝇头”早上吃龙眼窝窝,谓之“啖蝇头”。有些地方按全年12个月,蒸12个窝窝,看哪个窝窝上水多,预兆哪个月雨水多。谚云:“二月二,龙抬头,屎04牛不抬头,一脚踏到地里头。”挑菜自唐代就已形成。就像戏文中唱的“王宝钏,提个篮篮儿把菜剜”。72图片来源:网络二月二后,天气转暖,草木发芽。妇女、姑娘、小孩,手提竹篮,带小铲,到郊外田野里,挖荠菜、麦瓶儿等。这时候一般正式青黄不接的时候,剩下不多的余粮加上野菜,就可以度饥荒,熬到夏粮下来。一般还会把荠菜、提苗的油菜枝叶等窝成酸菜,吃面条时不调醋,而调浆水。四、还有这些讲究,别忘了“黑驴揭鞍”二月二当天,男子多理发,叫做“抹龙壳”或“揭龙盖”,剃头、理发最吉利,所谓男理发、女拔黄毛。当天给男孩子把头剃光,以使孩子像驴去掉鞍子一样轻松生活,俗称“黑驴揭鞍。”抬懒婆娘“二月二,龙抬头”。此日起,大地复苏,万物开始生长。一年之计在于春,有些地方村人会把大家公认的懒婆娘抬起来,哄笑一场。提醒懒婆娘:年已经过完,该勤俭持家了。后来抬“懒婆娘”不是真人,而是用纸糊的假人而已。“龙眼会”据说二月二前一天,是蛰龙升天之日,陕北人讲究祭龙王庙,谓之“开庙门”。晚上办“龙眼会”,每个村社民众聚集在龙王庙前,敲锣打鼓,鸣放鞭炮,举着上写“东、西、南、北、中”的五方五色旗,上山(或举火把,并凑够七姓之人)。上山后,先点燃火塔塔,把五色旗插向五方,旗下各埋一颗鸡蛋,然后焚香烧纸,宣读祭文。祭毕,在中方画个大圆圈,圈内刨一个土堆,插香把,所有人从香把里拿一柱香,静悄悄迅速回村。领头的准备一块磨扇一个碾夹子,一个纸钉和一只公鸡。当鸡啼第一声,手持纸钉和碾夹子,向磨扇上的纸和红布,猛击一钉。在纸上红布上留下深深的钉印,这就叫做“龙眼纸”和“龙眼肚兜”。传说“龙眼纸”擦身可以医疾病,小儿穿“龙眼肚兜”可以避邪。▽禁忌:这些事不能做太阳未出前不得担水,恐怕担回龙头;禁女工,怕伤了龙目。五、闹社火、闹龙灯二月二,传说还为药王生日,算卦的、行医卖药的都要祭祀药王。民间一般以舞龙灯、耍社火以为戏。民国时报章记载:72图片来源:网络(图为龙灯)龙灯一般长至数丈,龙身分七节或九节,耍灯人一人擎一节。演出时,伴随着锣鼓点,屈曲蜒蜿,备极腾跃。跟龙头相呼应,运用自如,宛转有若活龙。还有一种走马龙灯,以厚纸壳制成马形,小孩子穿上戏衣。马分两节,前节带头挂在儿童身前,后节绑在身后,远远望之,如真骑马,实际脚下自己在跑。还能扮戏曲、故事。如果演三国刘关张赵,“玄德必骑黄马,云长红马,翼德青马,子龙白马,各以其人穿袍褂铠,开脸戴须,亦殊有可观”。花船亦非灯,不过船上挂有灯耳。船长几及丈,人立其中,足履地而以手扶船沿,使船不贴地,遥望之,如真乘船然。此戏多演白蛇传故事,童子装饰白蛇,尚须敷粉包头,燕豫等地花船,演者例须唱词。西安花船,第往来游骋而已。是日又有演高跷、高抬者。72图片来源:网络(图为高抬))高跷,市民呼为柳木腿,腿长四五尺,较鲁豫所演者为高。演人多为壮年男子,人数不等,熟练者能跳跃奔驰,运用如自己腿。72图片来源:网络(图为柳木腿)演时但作圆周绕,不唱词,与东省异。高抬俗呼社贺(社火),或谓实射虎也。多系十龄上下之女童扮演,普通一抬两层,上层女童,必立于下层女童所持器物之上。如扮借伞,下层为许仙。上层白蛇翘立许宣所持伞沿上,实则身子里另有铁杆屈曲主持,不干儿童事也。然物质无情,总觉危险。下层多以男童装扮,上层一定为女子。是日又为龙王生日,民众于井台上焚祀之。以上大部分民俗都已在百年变迁中,化为昨日烟云,存留至今仍被现代人记着,甚至还遵守的好像只剩下“吃棋子豆”、“理发”了。但二月二本身所蕴含的对春天的美好向往,对五谷丰登的祈愿,对勤劳善良者的尊敬,以及对大自然对冥冥上苍的敬畏,则永远不会过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