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华阴市法院用汗水化解纠纷
TUhjnbcbe - 2025/1/4 20:54:00

7月26日,晴,天气预报气温38℃,渭南市气象台连续发布的第四个高温黄色预警天气。而在华阴市华西镇北洛村的坝南耕地,气温比预报的更高,并且空气也十分燥热,近2米高的玉米地将大块耕地分割成了各个形状比较规则的矩形,四边比较高的玉米地使类似凹地的矩形耕地形成了气温更高的小气候。

中午11时,正是气温比较高的时段,华阴法院华西法庭的法官正与一个案件的当事人及村委会干部,在栽种着低矮作物的矩形耕地中勘察案件现场,他们勘察的是一起因喷洒农药至邻家作物受损的财产损害赔偿案件现场。案件双方当事人对受害农作物的数量和所造成的损失有分歧,为查明受害农作物的数量,尽快确定原告的损失,及时化解纠纷,该院华西法庭的法官将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及村干部约到了案件现场,现场核实受损农作物的数量,经过近1个小时的工作,最终确定原告受损的农作物共棵,整个勘察工作结束后参与勘察工作的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上衣基本湿透。现场勘察工作结束后,案件承办法官又马不停蹄的开始了下一项工作,因受损的农作物为柿子树苗,双方虽对数量没有了异议,但损失的数额又不好确定,让原告申请鉴定的话,又需要支付一定的鉴定费,而原告起诉的案件标的仅元。就在大家比较纠结的时候,案件承办法官提出了从其他柿子树苗种植户处了解对比确定原告的损失,该意见得到了案件当事人及村干部的认可,承办法官又与三个柿子树苗种植户座谈,了解柿子树苗种植的收益、成本等信息,大体确定了原告的损失。损失确定后承办法官又与村干部一起对双方进行调解,双方达成了初步的调解协议。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民事纠纷案件也在逐年增加,但广大群众的法律知识、诉讼程序意识的提升速度相对滞后,该院从农村群众迫切的司法需求出发,变被动司法为灵活、巧妙的主动司法,弥补了群众法律知识与诉讼程序意识不足的短板,使人民法院的工作和对案件的处理结果更容易让群众接受,让他们感到亲近。(刘卫斌)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阴市法院用汗水化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