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背后的真相,大将冯
TUhjnbcbe - 2025/1/27 6:52:00
治白癜风 http://www.znlvye.com/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两汉风雨四百年,光武帝刘秀舂陵起兵,中兴后汉,堪称一代雄主。刘秀的军事能力有目共睹,他的文化修养也不弱。少年时的刘秀仅仅学习过《尚书》,打下了扎实基础。在他戎马倥偬、平定四方的岁月里,不经意间为人们贡献了两个成语,言简意赅又朗朗上口。刘秀剧照一个是“得陇望蜀”。建武八年(32年),刘秀麾下大将岑彭与吴汉合兵围困西北军阀隗嚣,平定陇西地区指日可待。刘秀心中喜悦,给岑彭写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若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这是指示岑彭下一步可以进攻蜀地军阀公孙述了。刘秀在信中自嘲,说自己不知足,拿下陇西立刻就想着攻取蜀地。但不打仗又不行,刘秀为战事操碎了心,每次发兵,白头发就要多一些。“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刘秀创作的又一个成语。不过这个成语的背后故事曲折,跟东汉云台二十八将里的两位有关,排名第一的邓禹和第七名冯异。这两位大将的名气在历代名将里也是响当当的,荣登北宋年间的《百将传》榜单。不过比较起来,邓禹打仗的本事比不上冯异,“失之东隅”其实是邓禹害得冯异打仗惨败。跟历史上很多功臣榜一样,“云台二十八将”并不是严格按照军功排序的。中间还涉及到资历、山头等问题。邓禹早年跟刘秀是同学,两人交情颇深,后来刘秀起兵,邓禹过去投靠。因而刘秀对邓禹很是照顾,想尽办法让他多立功,以便给他加官进爵。邓禹也不是废材,在磨炼中大有进步。邓禹像刘秀称帝的前一年,邓禹就以前进军的身份统领诸将与赤眉军、绿林军交战,颇有功勋。建武二年(26年),邓禹晋封大司徒,位列三公。那会儿赤眉军、绿林军旧部在关中闹腾得正厉害,关中地区豪强纷纷拥兵自保,乱得一锅粥。邓禹奉命挥师征讨,连吃败仗,一时间搞不定。刘秀一看不是办法,只好改派冯异前去代替邓禹。冯异早年曾是王莽新朝的官员,归降了刘秀,资格也比较老。这是个文才武略兼备的大将,指挥作战能力堪称军事家。刘秀临阵换帅请冯异出马,可见对他的倚重。冯异用兵谨慎,并不急于推进,在如今陕西华阴一带与赤眉军相持。交战数十次,赤眉军不是对手,几千人马投降。大将一出,立时扭转战局。次年春,刘秀派使者加封冯异为征西大将军。冯异这边打得正顺手,此时邓禹带着部将邓洪等人带兵回洛阳。途中双方遇上,邓禹见冯异一来就立功,提出留下来一块攻打赤眉军。这是《后汉书》的记述。冯异剧照《资治通鉴》记载是,“邓禹惭于受任无功,数以饥卒徼赤眉战,辄不利;乃率车骑将军邓弘等自河北度至湖,要冯异共攻赤眉。”邓洪与邓弘肯定是同一个人,且不管他。这里说的是邓禹出师无功,心中惭愧,指挥作战有失方寸,让士兵饿着肚子打仗,损失惨重。邓禹得知冯异打赢了赤眉军,又来了信心。双方一会师,邓禹就急着出兵继续打。邓禹位居大司徒,再加上跟刘秀的关系,冯异是惹不起的。他面带难色说道:现在切不可急于出战。俺跟敌人交手几十天,虽然有所斩获,但敌人兵力太多,不能强攻。现在陆续有敌将归降,应当继续对峙,寻机出战,慢慢招降对方。再说陛下让诸将在渑池以东阻击敌军,我负责西线,这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万全之策。邓禹立功心切,听不进去,邓洪也跟着起哄要出战。于是邓禹就让邓洪带着部众去挑战赤眉军。冯异摇头叹气,心知不妙。赤眉军还是很狡猾的,双方厮杀半晌,赤眉军装作败退,把运送粮草的车上装满了土,上面盖一层豆子。邓禹的士兵们是饿着肚子上的战场,一看见豆子纷纷去抢,连土带豆子就往嘴里塞。赤眉军趁机杀了回马枪,邓洪部众溃不成军。这情况总不能见死不救,冯异只好亲自领兵和邓禹一起杀了过去,击退敌军。冯异赶紧对邓禹说:我方军士又饿又困,趁敌人撤退,大伙儿回去休整一番,明日再战。邓禹认为应当一鼓作气追击敌军,不由分说挥兵向前。冯异不能丢下战友,只得跟着过去。结果在冯异的意料之中,汉军不敌赤眉,大败亏输。死伤几千人。邓禹逃得一命,也顾不上别人了,马不停蹄一路跑回了都城洛阳西邻的宜阳县。邓禹战败后剧照冯异本是常胜将军,从来没这么惨过,独自骑马逃到了一处山坡,叫回溪阪。随后冯异下山收聚残兵,还有万把人,回到营垒。邓禹走了这仗就好打了。冯异整饬所部,与赤眉军约定几天后会战一场。赤眉军人多势众当然不怕,开战之日前锋部队先杀了过来。冯异先放敌军深入,这才亲率士卒顶了上去,一时杀得血肉横飞。直到日头偏西,仍是难解难分。冯异早在路边不远处埋伏了一支人马,装束跟赤眉军一样。此时激斗一天,赤眉军的狠劲有所减退。冯异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下令伏兵呐喊着冲出来。赤眉军看见了不免发呆,顿时砍瓜切菜一般被放倒一片。这一招很管用,赤眉军分不清敌我,惊慌失措,而冯异部众大概可以通过某种标识区分之。赤眉军如潮水般溃退。华阴、渑池、宜阳的方位冯异命大军一路追杀,端了对方大本营,俘获的赤眉军连同家属有八万人。被打散的赤眉军还有十几万,走投无路,主动到宜阳投降去了。上次兵败刘秀很不高兴,没几天传来捷报,关中地区平定,赤眉军主力消灭殆尽。刘秀心情大好,给分异写信慰劳。信里有这么几句:“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冯异上次兵败之地回溪阪在西边,渑池在东边。东隅是日出的地方,也指早晨。桑榆是日落的地方,也指黄昏。这就是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由来,含义丰富,颇有勉励的作用。用今天的俗语,可以解释为“东边不亮西边亮”。冯异为人谦让,从来不争功。每逢打了胜仗论功行赏的时候,别的将领往往争执不休,冯异却一个人坐在树下默不作声,人称“大树将军”。他虽然被邓禹坑了一下,差点就挂了,但毫无怨言。日后邓禹面对他,大约会不好意思。
1
查看完整版本: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背后的真相,大将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