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河生态弘扬*河文化推动渭南高质量发展》
华阴市:景城共建发展共享
全力打造“大华山”国际旅游目的地
记者:杨凡韩爽华阴台:王会*近年来,华阴市抢抓*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机遇,打好“山”“河”两张牌,通过景城共建提高“山下留客”率,全力打造“大华山”国际旅游目的地,促进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涧河是华阴市汇入渭河的*河二级支流,发源于秦岭山北麓,往北流入渭河。多年以前,原河道摊涂杂乱分布,行洪不畅。年,为改善长涧河流域河道水系统,提升当地旅游环境和市容市貌,华阴市立足实际,投资12.6亿元,开始实施长涧河综合治理工程。该工程南起长涧河三条支流峪口,北至渭河大堤,经过3年综合整治,长涧河一期工程建设任务现已基本完工并对外开放。现在的长涧河一河两岸风光旖旎、水天一色,综合整治初见成效。
(同期声)华阴市太华水务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新本:“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水系规划、六位一体的系统治水思路,加快推动山前大峪口蓄水库等工程建设步伐。让华阴呈现水活、水净、水美的健康水系网络,打造具有山河湖城相融合的国际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名城。”
在提升城市风貌的同时,华阴市还按照“景城共建,发展共享”的理念,强化景点开发,突出山下留客,围绕华山景区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六位一体的旅游配套产业,总投资超7亿元的古柏行文化廊道景区恢复项目就是其中之一,项目全长米,作为华山西岳庙至玉泉院的历史廊道,是华山游览空间序列的组成部分,也是“岳渎相望”景观的连接线。目前,一期于年12月底完工,正在积极招商引资,正式运营后这里将成为集商贸、文化、餐饮、旅游等多位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区。
(同期声)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部副经理杨小*:“项目的建成通过对(华山)游客的引流疏导,为他们提供吃住行相关配套服务,提升了华山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华阴市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全市之力推进产城融合、优化公共服务、实施系统营销,推动旅游业从单一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全域旅游”发展初显成效。年9月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95亿元,分别增长4.9%和4%。并先后荣获了“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旅游影响力年度县区”等荣誉称号。
(同期声)华阴市全域旅游创建办副主任司少锋:“下一步,我市将以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用习近平总书记“两山”发展理念和*河流域文化保护传承的指示精神为指导,用全域旅游思路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坚持旅游立市发展战略不动摇,真正做到三次产业围绕旅游、服务旅游、融入旅游,将全域旅游的文章做细做实、做大做强,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早日将我市建成国际一流的大华山旅游目的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