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档儿童音乐教育节目《音乐大师课》第三季谭维维改编的《稻香》灵感来至从江的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从江县小*村的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在6月25日播出的《音乐大师课》中,谭老师将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侗族大歌与流行歌曲《稻香》无缝衔接完美改编,令多年前的少数民族音乐和新时代的流行音乐《稻香》来了次灵*碰撞,在纯净童声的深情演绎下,这首歌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及网友惊喜不断,大家都赞不绝口直呼“这是继华阴老腔后,谭维维又一次颠覆传统的改编”。而这种以流行表达方式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解构了传统文化中的晦涩感,给其增添了一抹趣味性,对于文化的传承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了完成这次改编,让学生们切身体会侗族大歌的魅力,从中汲取再创作的音乐灵感,身为导师的谭维维亲自带着6岁的雅鹏奔赴侗族大歌的发源地—贵州从江县侗族村寨采风。期间,谭维维不仅入乡随俗,跟着侗族同胞学唱表示欢迎的“拦路歌”、吃饭时唱的“敬酒歌”,并加入村寨里侗族大歌的对唱,深入了解侗族大歌的起源与发展环境,与当地孩子们一见如故的谭维维还邀请村里的孩子们入京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完成这次特别的表演合,当原生态的侗族大歌与学生们纯净的童声交融在一起的时候,原始而隐秘的音乐力量也在童声里完美绽放,让人们再次领略到了音乐的无限魅力。
下面就让我们再一次聆听一下这首侗族大歌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的《稻香》吧!
文章来源:网络
编辑:石霞审核:周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