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天下秀,(啊)美食真正馋,(嘹)两饼加两汤,(哈)四海游客赞哟。……这几天,潼关的*河老腔幼儿团正抓紧“出征”前最后的排练,娃娃们要带着潼关特色美食“两饼两汤”进北京了。这“两饼两汤”就是有名的潼关肉夹馍、烩饼和鸭片汤、鲶鱼汤。美食进北京可不是做出来,而是唱出来。豪迈的老腔,娃娃们唱出来,另有了一番天然纯真的味道。把地方特色美食融进老腔,这就是潼关给*河老腔少儿团打造的“专利”。此次娃娃们到北京,是要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月12日“共筑中国梦关爱留守儿童——年全国青少年春晚”的录制,这也是幼儿老腔团成立两年来,第一次走出陕西唱到全国的大舞台上。*河老腔是潼关近年重点打造的文化产业“瑰宝”,也是传承弘扬潼关传统文化,重拾潼关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产业。潼关*河老腔它不同于华阴老腔。*河老腔起源于*河岸边,由*河码头船工喊号子演变而来,距今有多年的历史,曾流传于*、渭、洛三河交汇的“三河口”、双泉村、公庄村、吊桥村一带,是潼关战争文化、*河文化、关隘文化孕育出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年,*河老腔传承断档。年潼关县重新组织散落在民间的老腔艺人成立艺术团,让*河老腔重新问世。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河老腔,不能断流这一文化“血液”,年,潼关在“*河老腔艺术团”成人团基础上,将潼关县秦东镇中心幼儿园作为基地,成立了“*河老腔幼儿传承团”,重点培养5到6岁农村留守儿童,主打“娃娃牌”,让传统文化根植娃娃心底。“潼关*河老腔幼儿团”成立以来,老腔团艺人根据娃娃们的特点,将*河老腔传统的唱腔特色与时代特色紧紧融合在一起,传承创新演唱内容,先后编排了《两饼两汤真真嘹》、《潼关五免赞》、《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园丁赞》、《马超刺曹》等节目,登上渭南、陕西的舞台,成了潼关*河老腔的小小“代言”人。从没走出国陕西的*河“老腔”娃娃们,能“代言”潼关,代表陕西到北京演出,娃娃们别提多高兴了。“唱着*河老腔去北京”,这就是潼关*河老腔幼儿团娃娃们的梦。
来源/渭南日报
通讯员魏荣记者姚二曼
编辑/周佳
审签/徐磊
往期热文
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