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这个因为极端矛盾而让人十分喜爱,在*的演绎下十分精彩。人们不禁想问: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吗?
还真有!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扮演的张小敬,有着十分拉风的履历“九年西域兵,十年不良帅”。在唐朝,最精锐的士兵,当属镇守西域的安西铁*,仅仅四五万兵力,让唐朝控制了面积超过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甚至还把领土范围扩张到了葱岭(今天的喀喇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以西。而张小敬,就是这个*队的一员。
有这样从*经历的张小敬,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最可爱的人”。可是,张小敬策勋十二转,最终也只是在长安城的万年县当了一个小小片警。而对他有救命之恩的闻无忌,在好不容易开了一个香料铺子,却遇上了有官方背景的黑社会强拆,被活活打死。黑社会是为祸长安县的雄火帮,而雄火帮的保护伞,则是玄宗皇帝的皇帝永王殿下。这个长安,让英雄又流血又流泪,着实该着一次“末世火劫”了。
张小敬在烽燧堡战斗中,还救了一个战友,就是萧规。这个萧规不是萧规曹随的萧规,而是让一切规矩消失的龙波,他创立了旨在颠覆大唐的秘密恐怖组织“蚍蜉”。正是因为大唐让英雄们又流血又流泪。萧规的姐姐被权贵看上,抢走,萧规一家也被安上各种罪名灭门,萧规发现,自己拼尽血汗保卫的大唐,已经落在了这些贪官污吏手上。
随着剧情发展,我们发现雄火帮强拆香料铺子的根本原因,不是为了地皮,而是为了把闻染抢走送给永王殿下。此中缘由,也很简单,永王无意中看到闻染,无意中说了一句“此女甚好!”于是,匹夫何罪,怀璧其罪,闻染因为生的颇有姿色,成了父亲的催命符!
当了十年不良帅(其实就是片警)的张小敬,并没有选择走萧规那条恐怖袭击之路,而是用一己之力为闻染谋求生存空间。张小敬悲愤之下杀入雄火帮,分分钟斩杀34人,雄火帮元气大伤。雄火帮直接的保护伞,万年县尉(县公安局局长,类似于曹操的洛阳北部尉)也被张小敬杀死。随后,张小敬还把永王劫持,让他跪在观音庙前(剧中是母亲灵前)发下*誓“如果伤害闻染,五雷轰顶!”
张小敬,用一己之力,在长安城来了一场“扫黑除恶”。为长安城铲除了黑恶势力,也为保护了家人闻染。可是,他也因此犯了死罪,尤其是作为不良帅格杀县尉,这是杀死上司,形同造反,属于不忠不义的“十恶不赦”的死罪。
张小敬,一人做事一人当,立即自首“杀人者,不良帅张小敬!”
在真实的历史中,张小敬也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直接促成了格杀杨国忠,逼死杨贵妃的“马嵬驿兵变”。
在历史记载中,有关张小敬的记录,只有这简短的一句:
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便即枭首,屠割其尸。
这短短的十几个字,充分表现出张小敬这个普通一兵在这一场历史大事件中起到的作用。
在当时,张小敬是一个小兵,他不知道杀的人是谁吗?
当然知道!
杨国忠从天宝十一年担任宰相,身兼40多个职位,大权独揽。唐玄宗出逃队伍的目的地四川,也正是杨国忠的剑南节度使管辖地。普通一兵张小敬,杀的不光是国贼杨国忠,还是掌握大唐命运和张小敬本人命运的杨国忠。
记载张小敬名字的史书,其实也不是什么正经史书,而是曾任华阴县尉的姚汝能写的笔记小说。在剧中,这个姚汝能,千方百计打听张小敬事迹,想要以他为蓝本创作小说。
在《旧唐书杨国忠传》中,杨国忠的死法是这样的:
至马嵬,*士饥而愤怒,龙武将*陈玄礼惧乱,先谓*士曰:今天下崩离,万乘震荡,岂不由杨国忠割剥氓庶,朝野怨咨,以至此耶?若不诛之以谢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愤!众曰:念之久矣。事行,身死固所愿也。会吐蕃和好使在驿门遮国忠诉事,*士呼曰:杨国忠与蕃人谋叛。诸*乃围驿擒国忠,斩首以徇。
很明显,旧唐书认为,张小敬格杀杨国忠,出自龙武将*陈玄礼的煽动,而陈玄礼的背后,有可能站着太子李亨和太监高力士,甚至还有神秘的小狐狸李必!
不管是小说和电视剧中张小敬当片警杀了公安局长,还是史书中张小敬当小兵杀了三*总司令杨国忠。我只想说,这样杀一人保一方百姓的行为——
干得漂亮!
参考资料:《旧唐书》《长安十二时辰》《安禄山事迹》